七律·乐府 一首
沈佺期
独不见①
卢家少妇郁金堂②,海燕双栖玳瑁梁③。
九月寒砧催木叶④,十年征戍忆辽阳⑤。
白狼河北音书断⑥,丹凤城南秋夜长⑦。
谁为含愁独不见,更教明月照流黄⑧。
【注解】① 独不见:乐府《杂曲歌辞》旧题。《乐府解题》:“独不见,伤思而不得见也。”此题历来多写闺中伤离恨别之苦。 ②“卢家”句:梁武帝萧衍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卢家兰室桂为梁,中有郁金苏合香。”郁金:即郁金香,可浸酒涂壁。 ③ 海燕:燕的一种,又名越燕,紫胸轻小,多在梁上筑巢。玳瑁(dài mào):海龟的一类,龟甲十分精美,可做装饰品。这里是指以玳瑁为饰的屋梁,意思是说屋梁十分名贵豪华。 ④ 砧(zhēn):捣衣石,古代捣衣多在秋晚。催木叶:由于此时已经是深秋,所以树叶随砧声而落。 ⑤ 戍:驻守。辽阳:在今辽宁省境内大辽河以东之地,唐时置辽州,为东北边防要地,派有重兵驻守。⑥ 白狼河: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。 ⑦ 丹凤城:指京城长安。 ⑧“谁为”两句:是说卢家少妇本来就因为思念丈夫而发愁,无法入眠,偏偏那一轮恼人的明月,竟也来凑趣,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,让人愁上添愁。流黄:即黄紫相间的织品,这里指帷帐。古乐府《相逢行》:“大妇织绮罗,中妇织流黄。”